暖气换热器,作为利用暖气系统热量加热生活用水的设备,其安装方式直接决定了设备的换热效率、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并正确施工,是确保其发挥佳性能的关键。目前主流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:
一、并联安装(主流推荐)
原理: 在暖气系统的主供水管和主回水管之间,分别引出两根支管(通常采用DN15或DN20管径),连接到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。换热器与暖气系统形成并联回路。
优点:
对系统影响小: 仅分走部分暖气水流量,对原有暖气系统的循环阻力、散热效果影响相对较小,尤其适合系统较小或末端用户。
灵活性高: 安装位置相对灵活,可安装在靠近用水点(如厨房、卫生间)附近,减少热水输送管路热损失。
便于维护: 可在换热器两侧支管上安装阀门(如截止阀、球阀),方便单独关闭换热器进行检修或更换,不影响整个暖气系统运行。
系统稳定性好: 避免了串联安装可能带来的系统阻力骤增问题。
安装步骤与要点:
定位选择: 选择靠近主供水/回水管且方便安装、维护的位置,同时考虑靠近主要热水使用点。确保换热器下方有足够空间安装泄水阀。
切断主管: 在选定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位置上,分别切割开两个口(根据支管管径)。
安装三通/接头: 在切割口处安装三通接头(或使用鞍形接头等),作为支管的起点。
连接支管与阀门: 从三通引出支管,在靠近换热器入口处安装阀门(推荐球阀或角阀)。阀门作用:控制流量、检修时切断水路。
连接换热器: 将供水支管连接到换热器标有“暖气进水”的接口;将回水支管连接到换热器标有“暖气回水”的接口。务必注意水流方向标识!
连接生活水: 将冷水管接入换热器“冷水进口”,热水管从“热水出口”接出至用水点。
安装排气阀: 在换热器暖气系统侧的高点(通常换热器本身预留或有接口)安装自动排气阀,排除系统内空气。
安装泄水阀: 在换热器暖气系统侧的低点安装泄水阀(排污阀),便于检修时放空积水。
压力测试: 所有接口连接完成后,必须对整个暖气系统(包括新安装的换热器回路)进行加压测试,检查所有接口、阀门有无渗漏。确认无漏后方可投入使用。
二、串联安装(特定情况使用)
原理: 将换热器直接串联接入暖气系统的主供水管或主回水管中。暖气水必须全部流经换热器后才能继续流向下一组暖气片。
优点:
换热效率可能更高: 所有暖气水流经换热器,理论上可获得更大的换热量。
缺点:
显著增加系统阻力: 换热器本身有较大阻力,串联接入会显著增加整个暖气循环系统的阻力,可能导致循环不畅,末端暖气片不热。尤其对原有系统较小或水泵功率不足的系统影响巨大。
影响下游供暖: 流经换热器后水温会有所下降,可能导致下游暖气片供热不足。
检修不便: 检修或更换换热器时,需要关闭整个暖气系统的主阀门,影响所有房间供暖。
适用场景: 通常不推荐用于集中供暖系统。在独立供暖系统(如自家壁挂炉)且系统设计时已充分考虑其额外阻力、水泵功率足够大、换热器位置处于系统末端(如后一组暖气片之后)等特定情况下,经计算评估后方可谨慎采用。
安装要点: 基本步骤与并联类似,区别在于它是直接切断主管道,将换热器串联接入。同样必须安装阀门(前后)、排气阀、泄水阀,并严格进行压力测试。强烈建议由暖通工程师评估后实施。
核心注意事项:
水流方向: 必须严格按照换热器壳体上标注的“暖气进水”、“暖气回水”、“冷水进口”、“热水出口”连接管道。接反会导致换热效率急剧下降甚至无法工作。
阀门配置: 无论并联还是串联,换热器暖气侧进出口必须安装可靠的关断阀门,这是检修和更换的前提。生活冷水进口也应安装阀门。
排气与泄水: 排气阀和泄水阀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方便维护的必备组件,不可省略。
承压与密封: 所有管件、阀门、连接件必须满足系统工作压力要求(通常集中供暖系统压力较高),接口连接务必牢固可靠,使用生料带、麻丝或管螺纹密封胶等确保密封。
管材选择: 优先选择耐高温、耐腐蚀、寿命长的管材,如PP-R热水管、紫铜管、不锈钢波纹管等。避免使用普通PVC管。
施工: 强烈建议由具备暖通施工资质的人员进行安装操作,尤其涉及切割主管道、焊接、承压测试等环节。自行安装不当可能导致系统漏水、暖气不热、甚至安全事故。
结论:
暖气换热器安装方式的选择需权衡换热需求、对原系统的影响、维护便利性及系统自身条件。并联安装凭借其对系统干扰小、灵活便捷、易于维护等显著优势,成为绝大多数家庭和工程项目的方案。 串联安装仅在特定条件下经评估后方可考虑。无论采用何种方式,把握水流方向、严格进行压力测试、确保安装质量,并交由人士操作,是保障换热器、安全、稳定运行的不二法门。
进入资讯首页查看更多内容 >